【
環(huán)保在線 地方新聞】
近日,金華市頒布實施新的《金華市流域水質生態(tài)補償實施辦法》和《金華市流域水質生態(tài)補償實施細則》,立足當前治水形勢任務,強化縣(市、區(qū))流域水環(huán)境保護屬地責任,持續(xù)改善流域水質。
?
2016年,金華市實施全國*市縣兩級“雙向補償”流域水質考核獎懲制度,將縣(市、區(qū))25個交接斷面全部納入考核范圍。市一級對縣一級實施考核,獎“好水”,罰“差水”。
?
2018年,金華市制定實施新的補償辦法與細則,市一級對縣一級“縱向”監(jiān)管,變成上下游屬地縣(市、區(qū))之間的“橫向對賭”,構建上下游共治共享流域治理新格局,推動干流斷面水質長期穩(wěn)定達標。新的補償機制充分考慮當前治水形勢任務,對舊機制進行優(yōu)化。
?
水質考核更加科學嚴謹
?
新機制的水質考核因子更多,由原來的氨氮、總磷、高錳酸鹽指數+超標*嚴重污染因子,變?yōu)榘钡?、總磷、高錳酸鹽、PH、溶解氧、濁度等全部6項監(jiān)測因子。與此同時,水質監(jiān)測頻次大幅增加,將以自動監(jiān)測數據為主,每隔4小時進行一次水質采樣,全年共計2100多組監(jiān)測數據綜合測算水質好壞。
?
考核導向更清晰
?
原先的核算方法既考慮水質又考慮水量,新的核算辦法只將反映水質好壞、治水成效的核心指標納入核算,水質明顯改善就補償,水質波動反彈就賠償。水質只能不斷向好的導向更加清晰。
?
考核導向更清晰
?
2016-2019年兩輪獎補中,金華市累計獎補資金2.5億元(其中,市財政已獎補資金1.8億元),*輪資金獎補全部由市財政出錢,第二輪資金獎補市財政依舊占比超70%以上。
?
“當前我市治水形勢任務已變,從提水質轉化為穩(wěn)達標、優(yōu)類別,致力提高Ⅰ、Ⅱ類水質斷面比例。”金華市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局水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處相關負責人說,新的核算機制適應這種變化,加大上下游縣(市、區(qū))雙向獎補力度,將縣(市、區(qū))相互獎補資金總額占比大幅提至70%以上,以此激發(fā)屬地提水質的積極性,預期對水質改善的激勵效果將更明顯。
?
原標題:完善機制再出發(fā)——金華市啟動第三輪流域水質生態(tài)補償
本文轉載自環(huán)保在線,內容均來自于互聯網,不代表本站觀點,內容版權歸屬原作者及站點所有,如有對您造成影響,請及時聯系我們予以刪除!